北京大学的反对讲义收费风潮〔2〕,芒硝火焰似的起来,又芒硝火焰似的消灭了,其间就是开除了一个学生冯省三。    这事很奇特,一回风潮的起灭,竟只关于一个人。倘使诚然如此,则一个人的魄力何其太大,而 […]
  现在对于文艺的批评日见其多了,是好现象;然而批评日见其怪了,是坏现象,愈多反而愈坏。    我看了很觉得不以为然的是胡梦华君对于汪静之君《蕙的风》的批评,尤其觉得非常不以为然的是胡君答复章鸿熙君的 […]
  一    女娲〔2〕忽然醒来了。    伊〔3〕似乎是从梦中惊醒的,然而已经记不清做了什么梦;只是很懊恼,觉得有什么不足,又觉得有什么太多了。煽动的和风,暖暾的将伊的气力吹得弥漫在宇宙里。     […]
  前两三年的书报上,关于文艺的大抵只有几篇创作(姑且这样说)和翻译,于是读者颇有批评家出现的要求,现在批评家已经出现了,而且日见其多了。    以文艺如此幼稚的时候,而批评家还要发掘美点,想扇起文艺 […]
  一    凡有一件事,总是永远缠夹不清的,大约莫过于在我们中国了。    翻外国人的姓名用音译,原是一件极正当,极平常的事,倘不是毫无常识的人们,似乎决不至于还会说费话。然而在上海报(我记不清楚什 […]
  我从《学灯》上看见驳吴宓君《新文化运动之反应》〔2〕这一篇文章之后,才去寻《中华新报》〔3〕来看他的原文。    那是一篇浩浩洋洋的长文,该有一万多字罢,——而且还有作者吴宓君的照相。记者又在论前 […]
  住在我们后进院子里的三太太,在夏间买了一对白兔,是给伊的孩子们看的。   这一对白兔,似乎离娘并不久,虽然是异类,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天真烂熳来。但也竖直了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,动着鼻子,眼睛里颇现些惊 […]
  一儿歌胡怀琛〔2〕    “月亮!月亮!  还有半个那里去了?”  “被人家偷去了。”  “偷去做甚么?”  “当镜子照。”    二反动歌小孩子天上半个月亮,    我道是“破镜飞上天”,原来却 […]
  现在暴发的“国学家”之所谓“国学”是什么?    一是商人遗老们翻印了几十部旧书赚钱,二是洋场上的文豪又做了几篇鸳鸯蝴蝶体〔2〕小说出版。    商人遗老们的印书是书籍的古董化,其置重不在书籍而在 […]
  上海租界上的“国学家”,以为做白话文的大抵是青年,总该没有看过古董书的,于是乎用了所谓“国学”来吓呼他们。《时报》上载着一篇署名“涵秋”的《文字感想》〔2〕,其中有一段说:    “新学家薄国学为 […]
近期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