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:  或一日的黄昏。   地:  或一处。   人:  老翁——约七十岁,白须发,黑长袍。  女孩——约十岁,紫发,乌眼珠,白地黑方格长衫。  过客——约三四十岁,状态困顿倔强,眼光阴沉,黑须, […]
  春阴的下午,吉光屯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了,人们的耳朵里,仿佛还留着一种微细沉实的声息——“熄掉他罢!”    但当然并不是全屯的人们都如此。这屯上的居民是不大出行的,动一动就须查黄历〔2 […]
  从崇轩先生的通信(二月份《京报副刊》)里,知道他在轮船上听到两个旅客谈话,说是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,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的家中,凡事都必平安,如意,逢凶化吉,于是这个也挖,那个也挖,挖之 […]
  一   做《内经》〔2〕的不知道究竟是谁。对于人的肌肉,他确是看过,但似乎单是剥了皮略略一观,没有细考校,所以乱成一片,说是凡有肌肉都发源于手指和足趾。宋的《洗冤录》〔3〕说人骨,竟至于谓男女骨数 […]
  一   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而来主张男女平等的男人,却偏喜欢用轻靓艳丽字样来译外国女人的姓氏:加些草头,女旁,丝旁。不是“思黛儿”,就是“雪琳娜”。西洋和我们虽然远哉遥遥,但姓氏并无男女之别,却和 […]
  ——应《京报副刊》〔2〕的征求青年必读书   从来没有留心过,所以现在说不出。   附  注   但我要珍这机会,略说自己的经验,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——   我看中国书时,总觉得就沉静下去,与实人 […]
  因为翻衣箱,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,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,“情随事迁”,全然忘却,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。   一面圆径不过二寸,很厚重,背面满刻蒲陶,还有跳跃的鼯鼠,沿边是一圈小飞禽。 […]
 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,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;石油又不是老牌,早熏得灯罩很昏暗。鞭爆的繁响在四近,烟草的烟雾在身边:是昏沉的夜。   我闭了眼睛,向后一仰,靠在椅背上;捏着《初学记》的手搁在膝髁上。   […]
  对于四日副刊上潜源先生的话再答几句:    一、原文云:想知道性别并非主张男女不平等。答曰:是的。但特别加上小巧的人工,于无须区别的也多加区别者,又作别论。从前独将女人缠足穿耳,也可以说不过是区别 […]
  北京的冬季,地上还有积雪,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,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,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。   故乡的风筝时节,是春二月,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,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 […]
近期评论